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吃饭有食堂、生活有照顾、安全有保障,浙江宁波—— 服务越来越好 村里安心养老(做好民生保障 改善人民生活②)

时间:2021-01-13 15:35:1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窦瀚洋

核心阅读

为了给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浙江宁波进行了探索:开办老年食堂,让老人就近吃上干净卫生、便宜丰盛的饭菜;将闲置的建筑改造成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可享受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乐活动等各类服务;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防止意外发生,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

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5.6%,其中农村人口近60万人。如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满足农村养老需求?

“我们正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智慧养老等多方面齐抓共管。”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丁导民说。

开设老年食堂

方便居家养老

中午到了饭点,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的“孝膳堂”老年食堂又热闹起来,50多位老人正在这里就餐。记者上前一瞅,菜品挺丰盛。

2017年7月,蒋家池头村办起老年食堂,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只需4元,90岁以上老人每餐只需3元。”食堂负责人杨亚凤介绍,自己曾是村妇女主任,如今专职负责食堂工作,“开办3年多来,这里人气越来越旺,就餐人数增了一倍。”

为啥要办老年食堂?杨亚凤道出原委:“村里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有300人左右,占村总人口四成。不仅如此,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边。过去,他们一日三餐总是将就,影响身体健康。”

在村两委的协调帮助下,村里组建起一支45人的志愿者队伍,专门负责老年食堂日常运营。每人每月轮值1天,如今队伍逐渐壮大,已有75人,村宣传栏上总能看到他们的事迹。

为了保证食堂正常运营,村里想了不少办法,除了组建志愿者队伍,还专门开辟出一块约2亩的菜园,由志愿者负责打理,一年四季为食堂提供时令蔬菜。“自家园子种的菜不仅干净卫生,一年下来还能节省不少菜钱。”杨亚凤说。提及经费,她告诉记者,食堂采取的是“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确保可持续运营。“每年由上级民政部门补贴7—10万元,村委会补贴10余万元。”

这两年,“孝膳堂”的运作模式在奉化农村“遍地开花”,已在31个行政村试点运行,还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打造养老中心

提供多元服务

前不久,位于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的一幢3层闲置教学楼经过改造,成了黄坛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时间虽不长,已吸引来60多位老人。

“有床位能入托,这下吃饭、康复都不用愁了。”83岁的村民胡福女告诉记者,她患有高血压,儿女又不在身边,“听说村里建起养老服务中心,孩子便给我报了名。”

其实,胡福女的问题也是黄坛镇面临的养老难题。黄坛镇副镇长沈太炉告诉记者,榧坑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学生都到镇上去读书,榧坑村的双峰学校被闲置下来。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镇政府合计,能否把闲置学校改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榧坑村是黄坛镇双峰片区最大的行政村,若把养老中心建在这里,可以辐射周边11个村的近2000位老人。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能缓解养老难题。

由政府投资490万元进行改建,去年11月,该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中心聚焦颐养、活动、旅居三大服务,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乐活动、上门探访等各类服务。

眼下,宁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老年助餐配送服务覆盖2871个村(社区)。与此同时,乡镇敬老院也在有序改造升级,计划建成12个乡镇的养老综合体。 

依托先进技术

发展智慧养老

去年12月26日上午7时,江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接到一则系统预警信息。信息来自慈城镇勤丰村凌巧生老人的“照护宝”,提示“长时间未发现老人活动信息,请立刻联系老人”。

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徐茹静随即拨通了老人的电话。“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徐茹静说,原来,凌巧生家中的“照护宝”红外线传感器电源插头脱落,传感器长时间未监测到活动信息,便自动向平台发送了预警。

“照护宝”是啥?早在2017年,江北区政府投资2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80周岁及以上困难、独居、半失能、空巢老人家庭安装“照护宝”紧急呼叫设备,可以监测老人活动轨迹、煤气泄漏、烟雾等情况。设备通过移动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如今,这项服务已延伸至江北区的所有村镇。

快速灵敏的背后,是信息综合、智能服务、监管评估等多效合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集纳了街道(镇)分散统计的老年人信息,以及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和31项为老服务事项。”江北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汪申彦说。

不只在江北区,目前宁波正加快推进全市域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并将纳入宁波“城市大脑”,为开展养老行业监管和养老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先进的物联网、5G、云计算等技术,5G养老院也将在未来投入使用。”丁导民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1日 13 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社会    
0
天下轶闻

吃饭有食堂、生活有照顾、安全有保障,浙江宁波—— 服务越来越好 村里安心养老(做好民生保障 改善人民生活②)

时间:2021-01-13 15:35: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窦瀚洋

核心阅读

为了给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浙江宁波进行了探索:开办老年食堂,让老人就近吃上干净卫生、便宜丰盛的饭菜;将闲置的建筑改造成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可享受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乐活动等各类服务;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防止意外发生,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

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5.6%,其中农村人口近60万人。如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满足农村养老需求?

“我们正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智慧养老等多方面齐抓共管。”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丁导民说。

开设老年食堂

方便居家养老

中午到了饭点,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的“孝膳堂”老年食堂又热闹起来,50多位老人正在这里就餐。记者上前一瞅,菜品挺丰盛。

2017年7月,蒋家池头村办起老年食堂,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只需4元,90岁以上老人每餐只需3元。”食堂负责人杨亚凤介绍,自己曾是村妇女主任,如今专职负责食堂工作,“开办3年多来,这里人气越来越旺,就餐人数增了一倍。”

为啥要办老年食堂?杨亚凤道出原委:“村里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有300人左右,占村总人口四成。不仅如此,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边。过去,他们一日三餐总是将就,影响身体健康。”

在村两委的协调帮助下,村里组建起一支45人的志愿者队伍,专门负责老年食堂日常运营。每人每月轮值1天,如今队伍逐渐壮大,已有75人,村宣传栏上总能看到他们的事迹。

为了保证食堂正常运营,村里想了不少办法,除了组建志愿者队伍,还专门开辟出一块约2亩的菜园,由志愿者负责打理,一年四季为食堂提供时令蔬菜。“自家园子种的菜不仅干净卫生,一年下来还能节省不少菜钱。”杨亚凤说。提及经费,她告诉记者,食堂采取的是“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确保可持续运营。“每年由上级民政部门补贴7—10万元,村委会补贴10余万元。”

这两年,“孝膳堂”的运作模式在奉化农村“遍地开花”,已在31个行政村试点运行,还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打造养老中心

提供多元服务

前不久,位于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的一幢3层闲置教学楼经过改造,成了黄坛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时间虽不长,已吸引来60多位老人。

“有床位能入托,这下吃饭、康复都不用愁了。”83岁的村民胡福女告诉记者,她患有高血压,儿女又不在身边,“听说村里建起养老服务中心,孩子便给我报了名。”

其实,胡福女的问题也是黄坛镇面临的养老难题。黄坛镇副镇长沈太炉告诉记者,榧坑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学生都到镇上去读书,榧坑村的双峰学校被闲置下来。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镇政府合计,能否把闲置学校改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榧坑村是黄坛镇双峰片区最大的行政村,若把养老中心建在这里,可以辐射周边11个村的近2000位老人。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能缓解养老难题。

由政府投资490万元进行改建,去年11月,该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中心聚焦颐养、活动、旅居三大服务,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乐活动、上门探访等各类服务。

眼下,宁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老年助餐配送服务覆盖2871个村(社区)。与此同时,乡镇敬老院也在有序改造升级,计划建成12个乡镇的养老综合体。 

依托先进技术

发展智慧养老

去年12月26日上午7时,江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接到一则系统预警信息。信息来自慈城镇勤丰村凌巧生老人的“照护宝”,提示“长时间未发现老人活动信息,请立刻联系老人”。

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徐茹静随即拨通了老人的电话。“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徐茹静说,原来,凌巧生家中的“照护宝”红外线传感器电源插头脱落,传感器长时间未监测到活动信息,便自动向平台发送了预警。

“照护宝”是啥?早在2017年,江北区政府投资2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80周岁及以上困难、独居、半失能、空巢老人家庭安装“照护宝”紧急呼叫设备,可以监测老人活动轨迹、煤气泄漏、烟雾等情况。设备通过移动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如今,这项服务已延伸至江北区的所有村镇。

快速灵敏的背后,是信息综合、智能服务、监管评估等多效合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集纳了街道(镇)分散统计的老年人信息,以及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和31项为老服务事项。”江北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汪申彦说。

不只在江北区,目前宁波正加快推进全市域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并将纳入宁波“城市大脑”,为开展养老行业监管和养老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先进的物联网、5G、云计算等技术,5G养老院也将在未来投入使用。”丁导民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1日 13 版)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