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时空相隔55载,一文一武两支队伍谱写文化共建篇章

时间:2020-02-28 17:18:24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

  乌兰牧骑来到驻训场为官兵演出。韩一民摄

  寒风呼啸的大漠深处,皑皑白雪一望无际,夜间最低气温仍在零下十几摄氏度。驻守在这里的陆军某蓝军旅,与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文化共建工作,却依然暖流滚滚。

  “一方是草原‘红色轻骑兵’,一方是‘大漠铁骑’,一文一武搞文化共建,珠联璧合,异彩纷呈!”某次交流活动中,乌兰牧骑队员的这番话,似乎把历史纵深和精彩过往一下子拉到当下:1957年,为丰富牧民文化生活,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应运而生,从此,沉寂的草原多了欢声笑语;2012年,某旅动若风发、挥师大漠,开启专业化模拟蓝军建设序幕。时空相隔55载,“红色轻骑兵”和“大漠铁骑”遇到一起,谱写出精彩的文化共建篇章。

  一

  去年金秋,该蓝军旅组织新毕业排长到乌兰牧骑史馆参观见学。“乌兰牧骑创建初期只有9名队员,演出场地就是一块空地,一块幕布,我们点着煤油灯、火把为农牧民演出……”乌兰牧骑史馆的解说员热情解说道。

  同样身处大漠,乌兰牧骑无畏艰难的奋进历程,让新排长们回想起几天前参观蓝军旅史馆的经历:蓝军旅建旅初始,全体官兵连续奋战4个多月,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在荒原冻土构筑起强军砺剑的新家园。他们像“老榆树”一样扎根奉献,像“草原狼”一样顽强战斗,像“磨刀石”一样磨砺“红军”。一张张图片记录着蓝军旅的奋斗史,一件件物品诉说着强军路上的感人故事,一个个功臣的名字成为新排长们的指路明灯。

  铁石相激,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活动结束后,新排长们组织了“学习乌兰牧骑精神,传承大漠铁骑意志”活动,交流心得体会,向象征旅魂的磨刀石宣誓,激励自己扎根大漠、建功北疆。

  军地文化共建,要找到双方共同的精神家园,才能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让官兵受到熏陶、获得激励。该旅党委对此达成共识,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精神寻根,探寻红色足迹”活动:到革命老区井冈山追溯光荣历史,荣誉连队“睢杞阻击战斗模范连”到河南睢县、杞县追根溯源,邀请老英雄们讲述战争年代的历史……他们还精心打造“功臣号、铁钉子、敖包山、磨刀石、草原狼、老榆树、一杆旗、牛车班、蒋长勇精神和‘刘四连’血脉”的“九荣一脉”军营文化,在官兵心中播下红色文化种子,不断激发官兵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

  去年的一个夏日,刚从训练场赶回来的蓝军旅官兵迎来了一份由乌兰牧骑精心准备的文化“慰问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汇演。队员们为官兵献上了《驼铃》《打起手鼓唱起歌》《游击队之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甘把青春献国防,愿将热血化丹青。慰问演出给官兵带来持久感动,为火热的练兵提供了精神动力。

  “军地文化共建,只有结合部队战斗精神培养,并有机地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才能融入到官兵日常生活,展现出活力迸发、生机勃勃的一面。”该旅领导说,乌兰牧骑走到哪唱到哪的文化魅力,也深深感染了蓝军旅官兵。军歌嘹亮已成为该旅官兵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已习惯用歌声提振兵心士气,激励精武强能的热血豪情。近年来,由该旅官兵原创的多首贴近军营生活的歌曲,如《红色蓝军旅》《我的蓝军旅》《战狼》《沙葱花》等,都在该旅广为传唱。

  “大漠劲旅在哪里,你看,你看,在那里……”去年11月的一个冬日,内蒙古草原已白雪皑皑。训练场上寒风刺骨,有的官兵冻得浑身发抖。忽然,堑壕中隐约传来哼唱旅歌的声音。一个人、两个人,最后大家齐声唱起来,慷慨激昂、勇往直前的气势充满整个堑壕。

  三

  “乌兰牧骑到驻训场看我们来了!”官兵一拥而上,帮队员们拎行李,抬道具。去年的一个晴朗秋日,乌兰牧骑又如约来到部队驻训场真情服务。

  没有光彩夺目的灯光,没有明亮宽敞的舞台,多的是心贴心的亲切、实打实的深情。草原就是舞台,白云就是幕布,两台解放车披上伪装网就是背景墙,官兵的帐篷就是更衣室。舞蹈《鸿雁》、马头琴二重奏将演出推向高潮,队员们一次次“加演”,嘹亮悠长的歌声在草原上空回荡……

  通过与队员们聊天,蓝军旅的官兵了解到,乌兰牧骑的足迹已遍布苏尼特右旗的大小村庄。听说他们下一站要到一个贫困村——额很乌苏村,蓝军旅官兵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额很乌苏村:送书、理发、送药……村里没有劳动力,官兵帮村民建大棚;附近没有医院,军医就定期到村里为村民检查;村里党员少,部队就帮助村民组织党建活动。去年11月,该蓝军旅某分队被评为军队系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自从有了额很乌苏村这个联系点,一文一武两支队伍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不断把对群众的关爱之情洒向辽阔草原,将军地文化共建成果转化为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胡亚秋
标签舞蹈    
0

时空相隔55载,一文一武两支队伍谱写文化共建篇章

时间:2020-02-28 17:18:24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

  乌兰牧骑来到驻训场为官兵演出。韩一民摄

  寒风呼啸的大漠深处,皑皑白雪一望无际,夜间最低气温仍在零下十几摄氏度。驻守在这里的陆军某蓝军旅,与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文化共建工作,却依然暖流滚滚。

  “一方是草原‘红色轻骑兵’,一方是‘大漠铁骑’,一文一武搞文化共建,珠联璧合,异彩纷呈!”某次交流活动中,乌兰牧骑队员的这番话,似乎把历史纵深和精彩过往一下子拉到当下:1957年,为丰富牧民文化生活,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应运而生,从此,沉寂的草原多了欢声笑语;2012年,某旅动若风发、挥师大漠,开启专业化模拟蓝军建设序幕。时空相隔55载,“红色轻骑兵”和“大漠铁骑”遇到一起,谱写出精彩的文化共建篇章。

  一

  去年金秋,该蓝军旅组织新毕业排长到乌兰牧骑史馆参观见学。“乌兰牧骑创建初期只有9名队员,演出场地就是一块空地,一块幕布,我们点着煤油灯、火把为农牧民演出……”乌兰牧骑史馆的解说员热情解说道。

  同样身处大漠,乌兰牧骑无畏艰难的奋进历程,让新排长们回想起几天前参观蓝军旅史馆的经历:蓝军旅建旅初始,全体官兵连续奋战4个多月,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在荒原冻土构筑起强军砺剑的新家园。他们像“老榆树”一样扎根奉献,像“草原狼”一样顽强战斗,像“磨刀石”一样磨砺“红军”。一张张图片记录着蓝军旅的奋斗史,一件件物品诉说着强军路上的感人故事,一个个功臣的名字成为新排长们的指路明灯。

  铁石相激,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活动结束后,新排长们组织了“学习乌兰牧骑精神,传承大漠铁骑意志”活动,交流心得体会,向象征旅魂的磨刀石宣誓,激励自己扎根大漠、建功北疆。

  军地文化共建,要找到双方共同的精神家园,才能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让官兵受到熏陶、获得激励。该旅党委对此达成共识,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精神寻根,探寻红色足迹”活动:到革命老区井冈山追溯光荣历史,荣誉连队“睢杞阻击战斗模范连”到河南睢县、杞县追根溯源,邀请老英雄们讲述战争年代的历史……他们还精心打造“功臣号、铁钉子、敖包山、磨刀石、草原狼、老榆树、一杆旗、牛车班、蒋长勇精神和‘刘四连’血脉”的“九荣一脉”军营文化,在官兵心中播下红色文化种子,不断激发官兵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

  去年的一个夏日,刚从训练场赶回来的蓝军旅官兵迎来了一份由乌兰牧骑精心准备的文化“慰问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汇演。队员们为官兵献上了《驼铃》《打起手鼓唱起歌》《游击队之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甘把青春献国防,愿将热血化丹青。慰问演出给官兵带来持久感动,为火热的练兵提供了精神动力。

  “军地文化共建,只有结合部队战斗精神培养,并有机地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才能融入到官兵日常生活,展现出活力迸发、生机勃勃的一面。”该旅领导说,乌兰牧骑走到哪唱到哪的文化魅力,也深深感染了蓝军旅官兵。军歌嘹亮已成为该旅官兵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已习惯用歌声提振兵心士气,激励精武强能的热血豪情。近年来,由该旅官兵原创的多首贴近军营生活的歌曲,如《红色蓝军旅》《我的蓝军旅》《战狼》《沙葱花》等,都在该旅广为传唱。

  “大漠劲旅在哪里,你看,你看,在那里……”去年11月的一个冬日,内蒙古草原已白雪皑皑。训练场上寒风刺骨,有的官兵冻得浑身发抖。忽然,堑壕中隐约传来哼唱旅歌的声音。一个人、两个人,最后大家齐声唱起来,慷慨激昂、勇往直前的气势充满整个堑壕。

  三

  “乌兰牧骑到驻训场看我们来了!”官兵一拥而上,帮队员们拎行李,抬道具。去年的一个晴朗秋日,乌兰牧骑又如约来到部队驻训场真情服务。

  没有光彩夺目的灯光,没有明亮宽敞的舞台,多的是心贴心的亲切、实打实的深情。草原就是舞台,白云就是幕布,两台解放车披上伪装网就是背景墙,官兵的帐篷就是更衣室。舞蹈《鸿雁》、马头琴二重奏将演出推向高潮,队员们一次次“加演”,嘹亮悠长的歌声在草原上空回荡……

  通过与队员们聊天,蓝军旅的官兵了解到,乌兰牧骑的足迹已遍布苏尼特右旗的大小村庄。听说他们下一站要到一个贫困村——额很乌苏村,蓝军旅官兵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额很乌苏村:送书、理发、送药……村里没有劳动力,官兵帮村民建大棚;附近没有医院,军医就定期到村里为村民检查;村里党员少,部队就帮助村民组织党建活动。去年11月,该蓝军旅某分队被评为军队系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自从有了额很乌苏村这个联系点,一文一武两支队伍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不断把对群众的关爱之情洒向辽阔草原,将军地文化共建成果转化为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胡亚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