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时间:2021-09-02 15:48:11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田呢


  筑梦新时代(中国画)屠潇


  美丽乡村·万树梨花映小楼(中国画)王秋艳


  开放的中国——文明·互鉴(中国画)袁玲玲 


古渡新象(中国画)李夏  


  花影幽梦(中国画)杨娜

   兴安叠翠(中国画)张兰石

【红色印记】

同样是2米×2.4米的大尺幅,同样是中国画,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这一创作主题,不同的是形态各异的笔法,在笔端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正在中国国家画院展出的“不负韶华——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青年国画家,用100幅画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用心、用功、用情书写的沉甸甸的答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艺术领域中,青年是极富活力、极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走在引领时代审美风尚的前列。江山礼赞、时代新貌、红色圣地、乡情故土、社会建设、美好生活……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不同题材作品呈现出的风貌或博大雄浑、或清隽俊逸、或古朴高雅、或婉约细腻,各不相同。但在这些青年艺术家身上,却有着相同的特点,那便是都在传统的笔墨功底上,坚定地继承与发展,并体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积极的思考、饱满的创作热情和大胆的创作实践。

“新”成为此次展览的关键词。

欧阳波的《韶山朝晖》,与众多描绘此题材的画作视角不同,作品情景交汇,落笔有神;意趣相生,文出画外。这不仅来自画家的写生功底,且平日里他对于书法操练、笔墨经营不辍,案头读书不倦,心有文章,才能有如此创作。王秋艳一直醉心于表现迤逦秀美的山乡景色,新作中“万树梨花映小楼”,她笔下的一勾一皴、一色一线,一花一叶从传统中来,出落得真诚朴素,美丽乡村在她的画面上活泼泼地明亮起来。屠潇的父亲从事绘画,对于“画二代”的她来说,水墨之路却在探索中走得艰辛。在《筑梦新时代》中,没有明艳的设色,没有肆意的笔法,满幅式构图,密布的窗格,细腻的色调中定格下筑梦前行的时代图景,强烈的形式感中透出作者的探索与思考。

此次参展作者以30至45岁的青年艺术家为主,他们多是参加过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的优秀作者。新观点、新语言、新题材,已初有建树并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与尊重,表达着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同时,也用可贵的探索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介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画院策划举办了多个门类的系列展览,以800人800件作品的形式,聚焦时代、聚焦人民,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拼搏进取的伟大实践,此次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成为该系列展的收官之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表示,从这批中国青年美术家礼赞建党百年华诞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新时代的青年画家根植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学脉传承;能够看到他们所具有的希望、朝气和生命力;能够看到他们在不断地探索、挑战自我,以及从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创造所作的努力。

“我们也是从青年走过来的。今天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很多崭新的观念和方法。他们视野广阔,从城市到乡村,从一草一木到大山大河,用自己的观念和手法诠释着对世界的认识、对艺术的追求。”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范扬已过耳顺之年,他激动地表示:“老画家不忘初心,青年画家不负韶华,我们共同前进。”

与老一辈画家相比,当代青年画家以激流勇进的姿态保持着新锐意识,主动感受时代精神,尤其密切关注着当下。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家何佳芮十分感谢画院一直以来对青年艺术家的培养,画院在工作、教学与各项活动中为青年艺术家创造了许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从作品中既能感受到大家对传统的尊重、对技艺的敬畏,更能感受到青年画家对当代生活的文化自觉,这些作品营造出一派盛大气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丁荭也是参展画家,尽管还没来得及结识这么多的“同道中人”,她从展览中已经感受到青年艺术家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面对艺术的那份真诚。

来自故宫博物院书画临摹组的巨建伟参加此次展览倍感荣幸,他说:“绘画艺术是我们一生的信仰,无论我们身处画院、文博系统、高校,还是作为独立艺术家,青年艺术工作者们一直未敢懈怠,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致力于绘画艺术的研究和学习。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要注重吸收外来绘画艺术的精华;既要归纳前辈的创作经验,也要提炼自我的生活感受;既要把握好专业标准,又要加强自身道德和修养的提升,以‘高格’和‘大美’的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格局。”在巨建伟看来,艺术事业的传承就好像接力,“在前辈们勇于开拓的精神引导下,我们一定会坚守理想,不忘初心,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传前人之精神,树青年之典范,将理想纳入时代坐标,以百年荣光为火炬,燃青年之志,青年一代美术家们正在最美好的年华,以活力和才情奋力描绘新时代的画卷。

(本报记者 田呢)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美术    
0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时间:2021-09-02 15:48: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田呢


  筑梦新时代(中国画)屠潇


  美丽乡村·万树梨花映小楼(中国画)王秋艳


  开放的中国——文明·互鉴(中国画)袁玲玲 


古渡新象(中国画)李夏  


  花影幽梦(中国画)杨娜

   兴安叠翠(中国画)张兰石

【红色印记】

同样是2米×2.4米的大尺幅,同样是中国画,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这一创作主题,不同的是形态各异的笔法,在笔端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正在中国国家画院展出的“不负韶华——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青年国画家,用100幅画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用心、用功、用情书写的沉甸甸的答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艺术领域中,青年是极富活力、极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走在引领时代审美风尚的前列。江山礼赞、时代新貌、红色圣地、乡情故土、社会建设、美好生活……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不同题材作品呈现出的风貌或博大雄浑、或清隽俊逸、或古朴高雅、或婉约细腻,各不相同。但在这些青年艺术家身上,却有着相同的特点,那便是都在传统的笔墨功底上,坚定地继承与发展,并体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积极的思考、饱满的创作热情和大胆的创作实践。

“新”成为此次展览的关键词。

欧阳波的《韶山朝晖》,与众多描绘此题材的画作视角不同,作品情景交汇,落笔有神;意趣相生,文出画外。这不仅来自画家的写生功底,且平日里他对于书法操练、笔墨经营不辍,案头读书不倦,心有文章,才能有如此创作。王秋艳一直醉心于表现迤逦秀美的山乡景色,新作中“万树梨花映小楼”,她笔下的一勾一皴、一色一线,一花一叶从传统中来,出落得真诚朴素,美丽乡村在她的画面上活泼泼地明亮起来。屠潇的父亲从事绘画,对于“画二代”的她来说,水墨之路却在探索中走得艰辛。在《筑梦新时代》中,没有明艳的设色,没有肆意的笔法,满幅式构图,密布的窗格,细腻的色调中定格下筑梦前行的时代图景,强烈的形式感中透出作者的探索与思考。

此次参展作者以30至45岁的青年艺术家为主,他们多是参加过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的优秀作者。新观点、新语言、新题材,已初有建树并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与尊重,表达着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同时,也用可贵的探索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介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画院策划举办了多个门类的系列展览,以800人800件作品的形式,聚焦时代、聚焦人民,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拼搏进取的伟大实践,此次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成为该系列展的收官之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表示,从这批中国青年美术家礼赞建党百年华诞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新时代的青年画家根植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学脉传承;能够看到他们所具有的希望、朝气和生命力;能够看到他们在不断地探索、挑战自我,以及从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创造所作的努力。

“我们也是从青年走过来的。今天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很多崭新的观念和方法。他们视野广阔,从城市到乡村,从一草一木到大山大河,用自己的观念和手法诠释着对世界的认识、对艺术的追求。”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范扬已过耳顺之年,他激动地表示:“老画家不忘初心,青年画家不负韶华,我们共同前进。”

与老一辈画家相比,当代青年画家以激流勇进的姿态保持着新锐意识,主动感受时代精神,尤其密切关注着当下。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家何佳芮十分感谢画院一直以来对青年艺术家的培养,画院在工作、教学与各项活动中为青年艺术家创造了许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从作品中既能感受到大家对传统的尊重、对技艺的敬畏,更能感受到青年画家对当代生活的文化自觉,这些作品营造出一派盛大气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丁荭也是参展画家,尽管还没来得及结识这么多的“同道中人”,她从展览中已经感受到青年艺术家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面对艺术的那份真诚。

来自故宫博物院书画临摹组的巨建伟参加此次展览倍感荣幸,他说:“绘画艺术是我们一生的信仰,无论我们身处画院、文博系统、高校,还是作为独立艺术家,青年艺术工作者们一直未敢懈怠,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致力于绘画艺术的研究和学习。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要注重吸收外来绘画艺术的精华;既要归纳前辈的创作经验,也要提炼自我的生活感受;既要把握好专业标准,又要加强自身道德和修养的提升,以‘高格’和‘大美’的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格局。”在巨建伟看来,艺术事业的传承就好像接力,“在前辈们勇于开拓的精神引导下,我们一定会坚守理想,不忘初心,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传前人之精神,树青年之典范,将理想纳入时代坐标,以百年荣光为火炬,燃青年之志,青年一代美术家们正在最美好的年华,以活力和才情奋力描绘新时代的画卷。

(本报记者 田呢)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