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岁月哲思直抵人心

时间:2022-05-04 19:39:33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长江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历史、岁月、哲思直抵人心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近日,当悠远的边塞诗歌响起,一部真实记录古丝路文化与考古工作者点滴生活的纪录片映入观众眼帘。这部由芒果TV自制并独播的10集纪录片,取名为《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旨在聚焦古丝路沿线相关地区不同岗位上的考古者、守护者、传承者、研究者和传播者,以他们的所见所行,向观者清晰展现那些曾经璀璨夺目的古老文明,让尘封已久的丝路文化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绚烂光彩。可以说,这是一次新意满满的影像尝试。

自2013年,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重大倡议被先后创造性提出以来,“丝路”——这个核心词汇,便成为我国纪录片创作题材的富矿之一。但目前来看,大多数丝路题材纪录片只是将讲述重心放在相关历史故事的重现之上,抑或是将镜头焦点对准那些在丝路上留下重要历史足迹的名人名家身上。反观《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则不同,这部纪录片中的每一个鲜活人物,均无“高高在上”之感,有的只是平凡如水、温暖如烛的温存呈现。

在《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的镜头之下,是这些丝路文化和考古工作者的生活点滴,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还原的却是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郭物,已连续四年在北庭城发掘现场过中秋了,他早已习惯把“故城”当成“故人”;伊弟利斯,沙漠考古五十余年,经历过喝铁锈水、连续几个月与外界无联系的枯燥生活,体会过父亲去世时不能陪伴身边的遗憾和痛苦,但对于考古仍始终矢志不渝,他总结自己时只用了简单却又沉重的四个字“苦中有乐”;胡兴军,在岗的60天里有40天是沙尘暴天气,面对水源匮乏、蚊虫叮咬、通信全无的艰苦生活,他依旧把考古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刘国虎,每天的工作就是耗费2小时、步行6公里逐一检查金塔寺洞窟,十多年如一日;同样十多年如一日的还有贺文希,凭借一辆摩托、两条腿、一把铁铲、一张嘴看护长城,他风雨无阻,写下了5本厚厚的长城守护日记……坚守、奋斗,辛勤、耕耘,在这些平凡的背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考古挖掘和文物保护事业的那份真挚热忱。正是他们的这份执着,才让丝路故事有了人的温度,才让丝路复兴有了新的希望,才让丝路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作为一部人物纪实纪录片,我们看到了《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中的人是那么鲜活且有质感,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他们是以自己的无悔实践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深刻内涵。而同样“鲜活”起来的还有那些曾经冰冷的遗珍,纪录片以丝路文化和考古工作者的第一视角,结合现场报道影像,将部分考古现场进行了细致呈现,加上画面外娓娓道来、详尽权威的解说词,“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一段段尘封许久的丝路故事跃然屏幕,在时空交融中变得栩栩如生。

  当前,年青一代已成为纪录片的观看主体。面对这一群体,《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在讲好讲深讲透丝路故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节目形式的创新,让丝路历史与丝路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受众传播。纪录片紧紧把握住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运用他们喜爱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吸引他们挑剔的目光。《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的每集伊始,都会以动漫结合解说的形式,别具一格地回溯与丝路相关的历史故事。进入正片内容后,纪录片则用轻松活泼的视听语言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如在第一集节目中,伴着异域风情的琵琶曲,主人公郭物骑着破旧的蓝色三轮摩托,从蜿蜒的戈壁古城中缓缓驶来。碰到路边工人,他会一边亲切打招呼,一边送上中秋祝福,既有趣味又接地气。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第三集节目中,主人公贺文希则是骑着摩托车,伴着一段气势铿锵的秦腔出场,再加上俏皮欢乐的背景音乐,使得纪录片整体营造出一种欢快亲切的氛围,打破了人们对以往同类型纪录片严肃刻板的印象。

这部纪录片没有用庄重严肃的台词去讲述丝路历史,而是采取轻松活泼的叙事吸引观众。除了田野考古者,还有守护者、传承者、研究者、传播者,该片记录了一群真实有趣的人和团队,打破了人们对丝路文化工作者的刻板印象,让丝路上的历史通过人物串联,重新“活”了起来。另外,每集片子的体量均保持在30分钟左右,如此轻装上阵,十分符合当下年轻受众的收视习惯。也正是这样文本和画面双向融合的积极探索,让历史、岁月、时光,直抵人心、润物无声。

(作者:王长江)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影视    
0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岁月哲思直抵人心

时间:2022-05-04 19:39:3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长江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历史、岁月、哲思直抵人心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近日,当悠远的边塞诗歌响起,一部真实记录古丝路文化与考古工作者点滴生活的纪录片映入观众眼帘。这部由芒果TV自制并独播的10集纪录片,取名为《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旨在聚焦古丝路沿线相关地区不同岗位上的考古者、守护者、传承者、研究者和传播者,以他们的所见所行,向观者清晰展现那些曾经璀璨夺目的古老文明,让尘封已久的丝路文化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绚烂光彩。可以说,这是一次新意满满的影像尝试。

自2013年,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重大倡议被先后创造性提出以来,“丝路”——这个核心词汇,便成为我国纪录片创作题材的富矿之一。但目前来看,大多数丝路题材纪录片只是将讲述重心放在相关历史故事的重现之上,抑或是将镜头焦点对准那些在丝路上留下重要历史足迹的名人名家身上。反观《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则不同,这部纪录片中的每一个鲜活人物,均无“高高在上”之感,有的只是平凡如水、温暖如烛的温存呈现。

在《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的镜头之下,是这些丝路文化和考古工作者的生活点滴,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还原的却是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郭物,已连续四年在北庭城发掘现场过中秋了,他早已习惯把“故城”当成“故人”;伊弟利斯,沙漠考古五十余年,经历过喝铁锈水、连续几个月与外界无联系的枯燥生活,体会过父亲去世时不能陪伴身边的遗憾和痛苦,但对于考古仍始终矢志不渝,他总结自己时只用了简单却又沉重的四个字“苦中有乐”;胡兴军,在岗的60天里有40天是沙尘暴天气,面对水源匮乏、蚊虫叮咬、通信全无的艰苦生活,他依旧把考古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刘国虎,每天的工作就是耗费2小时、步行6公里逐一检查金塔寺洞窟,十多年如一日;同样十多年如一日的还有贺文希,凭借一辆摩托、两条腿、一把铁铲、一张嘴看护长城,他风雨无阻,写下了5本厚厚的长城守护日记……坚守、奋斗,辛勤、耕耘,在这些平凡的背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考古挖掘和文物保护事业的那份真挚热忱。正是他们的这份执着,才让丝路故事有了人的温度,才让丝路复兴有了新的希望,才让丝路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作为一部人物纪实纪录片,我们看到了《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中的人是那么鲜活且有质感,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他们是以自己的无悔实践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深刻内涵。而同样“鲜活”起来的还有那些曾经冰冷的遗珍,纪录片以丝路文化和考古工作者的第一视角,结合现场报道影像,将部分考古现场进行了细致呈现,加上画面外娓娓道来、详尽权威的解说词,“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一段段尘封许久的丝路故事跃然屏幕,在时空交融中变得栩栩如生。

  当前,年青一代已成为纪录片的观看主体。面对这一群体,《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在讲好讲深讲透丝路故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节目形式的创新,让丝路历史与丝路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受众传播。纪录片紧紧把握住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运用他们喜爱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吸引他们挑剔的目光。《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的每集伊始,都会以动漫结合解说的形式,别具一格地回溯与丝路相关的历史故事。进入正片内容后,纪录片则用轻松活泼的视听语言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如在第一集节目中,伴着异域风情的琵琶曲,主人公郭物骑着破旧的蓝色三轮摩托,从蜿蜒的戈壁古城中缓缓驶来。碰到路边工人,他会一边亲切打招呼,一边送上中秋祝福,既有趣味又接地气。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第三集节目中,主人公贺文希则是骑着摩托车,伴着一段气势铿锵的秦腔出场,再加上俏皮欢乐的背景音乐,使得纪录片整体营造出一种欢快亲切的氛围,打破了人们对以往同类型纪录片严肃刻板的印象。

这部纪录片没有用庄重严肃的台词去讲述丝路历史,而是采取轻松活泼的叙事吸引观众。除了田野考古者,还有守护者、传承者、研究者、传播者,该片记录了一群真实有趣的人和团队,打破了人们对丝路文化工作者的刻板印象,让丝路上的历史通过人物串联,重新“活”了起来。另外,每集片子的体量均保持在30分钟左右,如此轻装上阵,十分符合当下年轻受众的收视习惯。也正是这样文本和画面双向融合的积极探索,让历史、岁月、时光,直抵人心、润物无声。

(作者:王长江)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