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书单|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时间:2020-07-26 17:21:15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作者:王珍力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

……

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家风传承,这些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今天,青年君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书单,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好家风的传承者。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时间跨度为1954年到1966年。话题没有局限于生活琐事,还涉及到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呈现出其对于子女教育的循循善诱、深入肯綮,那种平等、亲切、设身处地、语重心长的话语方式,让我们领略到经典魅力无穷。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让他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以渊博丰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姿态、循循善诱的笔触、语重心长的话语,与儿子谈做人、说情感、论文化、道艺术设身处地、体察入微,托出了一位严父、慈父的舐犊深情。

《傅雷家书》

译林出版社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尤其善于利用书信“言传身教”。他一生中写过数量相当可观的书信,其中写给儿女们的书信达300多封,内容既涉及他本人的活动、事业,而更多的是对儿女们的教育。

其中,梁启超对梁思成的教育是,“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做去便对了。……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启超家书》

百花文艺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谈读书。

《曾国藩家书》

中华书局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它用通俗、精练的语言规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守则,划出了一条做人的底线,深刻而隽永。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诚然,朱柏庐所处的是封建社会,《朱子家训》宣扬的是封建伦理道德。但是,剔除它的封建糟粕,取其精华,其中许多论述仍有现实意义。

《朱子家训》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颜氏家训》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作《颜氏家训》也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家训之一。人们盛赞颜氏家训,是因为其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落实为具体活泼的日常生活实践。今人再读《颜氏家训》,仍可以从中获取修身自律、和睦家人以及教育后代的借鉴与启迪。

颜之推很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他指出家庭监管和环境熏陶是影响人习惯养成的关键,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环境“潜移暗化”之功十分明显,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因此,一定要“慎交”“慕贤”,谨慎选择交往对象,多与贤人交往,追随学习有德的贤达君子。

《颜氏家训》

中华书局

《父子宰相家训》

《父子宰相家训》是清代名臣张英与其子张廷玉撰写的家训,包括张英的《聪训斋语》《恒产琐言》和张廷玉的《澄怀园语》。张英以宦官仕途、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张廷玉深受张英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澄怀园语》,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家、节用、读书、择友等诸多方面。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首传诵甚远、几乎成为劝架口头禅的诗句背后,传播的便是他们家族的家风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父子宰相家训》

新星出版社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

读过名人的家书、家训,文章的最后,我们来感受一下“刻在大门上的家风”。《刻在大门上的家风:北京门联集粹》收入230幅刻在老北京四合院的门联。在实地走访中,作者发现,多数门联都可以纳入“家风”的范畴,尽管它们这些都是以前的作品,但今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宏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积善天垂祐,家和福自生;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通过门联,宅院的主人可以抒发心志、自勉自励,每天进进出出的家人也会在重复的相见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即使是来访的客人和路过的行人也会在诵读与欣赏之余有所受益。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

北京出版社

结语:家庭向善,国家向上。用正确道德观念塑造美好心灵,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视点    
0

书单|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时间:2020-07-26 17:21:15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王珍力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

……

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家风传承,这些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今天,青年君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书单,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好家风的传承者。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时间跨度为1954年到1966年。话题没有局限于生活琐事,还涉及到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呈现出其对于子女教育的循循善诱、深入肯綮,那种平等、亲切、设身处地、语重心长的话语方式,让我们领略到经典魅力无穷。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让他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以渊博丰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姿态、循循善诱的笔触、语重心长的话语,与儿子谈做人、说情感、论文化、道艺术设身处地、体察入微,托出了一位严父、慈父的舐犊深情。

《傅雷家书》

译林出版社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尤其善于利用书信“言传身教”。他一生中写过数量相当可观的书信,其中写给儿女们的书信达300多封,内容既涉及他本人的活动、事业,而更多的是对儿女们的教育。

其中,梁启超对梁思成的教育是,“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做去便对了。……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启超家书》

百花文艺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谈读书。

《曾国藩家书》

中华书局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它用通俗、精练的语言规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守则,划出了一条做人的底线,深刻而隽永。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诚然,朱柏庐所处的是封建社会,《朱子家训》宣扬的是封建伦理道德。但是,剔除它的封建糟粕,取其精华,其中许多论述仍有现实意义。

《朱子家训》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颜氏家训》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作《颜氏家训》也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家训之一。人们盛赞颜氏家训,是因为其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落实为具体活泼的日常生活实践。今人再读《颜氏家训》,仍可以从中获取修身自律、和睦家人以及教育后代的借鉴与启迪。

颜之推很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他指出家庭监管和环境熏陶是影响人习惯养成的关键,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环境“潜移暗化”之功十分明显,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因此,一定要“慎交”“慕贤”,谨慎选择交往对象,多与贤人交往,追随学习有德的贤达君子。

《颜氏家训》

中华书局

《父子宰相家训》

《父子宰相家训》是清代名臣张英与其子张廷玉撰写的家训,包括张英的《聪训斋语》《恒产琐言》和张廷玉的《澄怀园语》。张英以宦官仕途、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张廷玉深受张英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澄怀园语》,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家、节用、读书、择友等诸多方面。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首传诵甚远、几乎成为劝架口头禅的诗句背后,传播的便是他们家族的家风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父子宰相家训》

新星出版社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

读过名人的家书、家训,文章的最后,我们来感受一下“刻在大门上的家风”。《刻在大门上的家风:北京门联集粹》收入230幅刻在老北京四合院的门联。在实地走访中,作者发现,多数门联都可以纳入“家风”的范畴,尽管它们这些都是以前的作品,但今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宏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积善天垂祐,家和福自生;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通过门联,宅院的主人可以抒发心志、自勉自励,每天进进出出的家人也会在重复的相见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即使是来访的客人和路过的行人也会在诵读与欣赏之余有所受益。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

北京出版社

结语:家庭向善,国家向上。用正确道德观念塑造美好心灵,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