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逛夜市者年轻且消费力强

时间:2020-08-12 14:46:36来源: 新闻晨报作者:王珍力

今年上半年,上海举办了近百个集市,主要分为“购物中心+”、“步行街+”与“景区+”三大模式,其中“购物中心+”最多占57%,夜市内容聚焦餐饮、零售、体验、文创、娱乐五大领域。夜市不仅开拓了特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对上海夜市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城市空间中人文、自然、艺术交流的窗口,这是在日前由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和中国商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0年购物中心夜经济市集发展论坛上,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副主任孟添博士发布的《2020上海集市发展白皮书》中了解到的信息。逛夜市的消费者年轻且消费力强,他们普遍喜欢旅游、运动和西式快餐。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大悦城创始人、中粮集团原副总裁、中国商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焯炜,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会长钱建强,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秘书长陆树江等相关行业领导、嘉宾出席论坛活动。

据阿里巴巴2020夜经济报告显示,上海夜间消费总金额位居全国之首。据戴德梁行商业地产服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上海7个网红夜市的平均夜间客流量达13700人次,最高的夜市平均夜间客流量达36100人次。在未来几个月,包括上海主要购物中心在内的零售门店客流量(尤其是夜间的客流量)将因夜经济、购物节等消费刺激措施出现真正回升。

上海的标杆夜市已形成

在上海99个集市中,由购物中心和商场发起的,占57%;由公共街道、自营场地、广场园区类等,占39%;还有主题分类型和特定型。集市内容主要聚焦夜市内容聚焦餐饮、零售、体验、文创、娱乐五大领域。

上海的标杆夜市已形成:一个是安义夜巷,安义夜巷有一个264米的街道,在5月30日至7月26日期间,开放12次,吸引客流40万人次,商铺销售达到445万元,客流增长35%,商业业绩增长44%,成为上海地标性的一个集市,其特点是文创、手作。安义夜巷总策划张茵佳女士介绍:“我们希望安义夜巷给消费者带去常逛常新的感觉,我们每一两个月都有一个新的主题,有些商户虽然之前是明星商户,但是因为安义夜巷的某个主题也推出了他们的特别款,这是安义夜巷跟所有的商户起到了非常好的共创的情况。不仅把安义夜巷这个品牌做大,也把各个商户朋友的品牌做大。”

另外是外滩枫径,目前入驻商户110家。从六月开始,“外滩枫径” 就成为魔都时尚达人夜间的打卡圣地,启幕一个多月以来累计吸引客流近60万人次,每个周末超过10万人次,这个模式也是购物中心类型的,然后有一条限时步行街。

在“购物中心+”集市的模式中,数据显示集市对购物中心引流与消费信心重振起到正向作用,在此模式中,购物中心夜市延伸了消费场地、丰富商品品类、拓宽消费客群,并与集市共同打造健康的商业生态,安全与有温度的购物与消费空间。

大学路夜市已有七八年了,大学路夜市没有一个非常大的购物中心支撑,大学路一端是复旦大学,另一端是江湾体育场。他们有很多不同针对大学生的主题和特色。

逛夜市的消费者购买力强

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副主任孟添博士还分析了逛集市的消费画像。通过调研了上海10个集市,逛集市的消费者购买力还是很强的:逛集市人群中50%都是有车的,这个比全市有车人群的平均值高28%,其中安义夜巷是最高的。在消费支出方面,10个集市里面安义夜巷的访客人群月均的消费支出是6000多元,大学路是5000多元,国家统计局统计过上海是人均月消费区间是3352-3752元,这说明来逛集市的人群购买力非常强。集市的举办能把这些强购买力人群引流过来。

逛集市消费者人群19-35岁,年轻化程度高。逛集市的人群更偏向于西式快餐与江浙菜。他们大多数共同的爱好是运动和旅游,旅游达人的数量最高,在运动方面,更多人偏好健身和健美。

在人群流量波动方面,波动高峰主要集中在17-19点。

集市能弥补

购物中心的创新迟滞

2020年的上海集市,不仅有烟火气和热闹,还有一份对城市品质生活的追求,并且全方位呈现出一座国际大都市品质夜生活应有的模样。

当下上海的集市不仅有促进消费复苏的现实需要,也开拓了特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性,更是给集市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城市空间中与人文、自然、艺术交流的窗口。

集市具备的灵活性与求变易变性优势,正好弥补购物中心由于长期租约带来的创新迟滞。集市具备的开放性与融合性优势,正好补充购物中心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深化的互动与体验。这些都更加满足消费者的人性需求,集市是购物中心的有益补充。购物中心要认识到,在疫情下,集市是丰富品类、引导客流、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信心的新载体,要正确理解集市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购物中心在策划、运营方面的优势,科学评估与调研,确立适合本身定位的集市主题,针对消费人群画像,利用大数据,精准策划集市内容、形式与特色,探索购物中心与集市共生共荣的发展之路。

上海集市有较强的溢出效应与正外部性,对于购物中心是促进消费复苏,丰富商业生态;对商户是低成本的新产品市场验证与品牌孵化,对消费者是提升消费体验与发现新的线下社交空间,对社会是保民生促就业,对城市是文化载体与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与魅力。

呼吁建立一站式的审批制度

集市竞争日趋同质化,个别地方可能会有一窝蜂搞集市的情况,包括部分集市科学调研与策划不足,所以它的主题特色创新不足,会有同质性的情况也会出现。另外关于盈利模式单一、运营成本比较高,它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性,它的盈利模式很多还是摊位费比较单一的盈利模式,怎么样能够让上海集市更加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议政府能够进一步强化对集市的引导、规范与服务,特别是能够通过审慎监管与包容监管协同,来做好这样一个引导和规范。同时能够推出有针对性的集市管理办法,能够更好地为集市做好的空间和平台,能够有更好的一种集中性、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建议能够建立上海集市行业协会,集市运营商和主办方能够通过这个协会建立团体标准,能够对集市的策划、运营、管理等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估,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加强行业自律。

相关链接

夜市如何突破未来瓶颈

在2020年购物中心夜经济市集发展论坛上,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会长钱建强在致辞中表示,夜经济和市集的发展顺应了政府提振消费信心的号召,希望与会者借论坛平台广泛交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相关业态的健康发展。大悦城创始人、中粮集团原副总裁、中国商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焯炜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夜经济的良性发展现状,并提到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论坛的举办将为夜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路径参考。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致辞指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优化商业布局和消费环境,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模式。此次论坛是政府、高校、协会、企业联手推动行业发展的示范性举措。机遇空间(上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兼CEO俞萌介绍说:“在机遇中心IP MALL中,有全球包括中国170多个IP,最近刚刚签了德国的泰迪熊,在泰迪熊里面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文章,IP里面我们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文章。”

与此同时,夜经济、集市在蓬勃发展的当下,也应正面思考如何突破未来瓶颈、规划发展蓝图等问题。在随后的高层圆桌对话环节中,崇邦集团物业及营运管理部董事总经理连允真,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副总裁、苏州工业园区商联会秘书长张婷,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商业公司华东区域总经理陆凤存,上海南方国际购物中心(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奉贤区夜间经济首席执行官江祎韵,上海浦东新区首批夜间经济示范点——鸿街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洪萱萱,嘉里建设安义夜巷总策划张茵佳等圆桌嘉宾通过分享打造的优秀案例,就坚持品牌建设、把握消费需求、加强长三角地区联动和市区郊区联动以及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寻找到最适合的商业模式等问题积极展开互动交流,高屋建瓴又广接地气,为上海集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财经    
0

逛夜市者年轻且消费力强

时间:2020-08-12 14:46:36

来源: 新闻晨报

作者:王珍力

今年上半年,上海举办了近百个集市,主要分为“购物中心+”、“步行街+”与“景区+”三大模式,其中“购物中心+”最多占57%,夜市内容聚焦餐饮、零售、体验、文创、娱乐五大领域。夜市不仅开拓了特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对上海夜市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城市空间中人文、自然、艺术交流的窗口,这是在日前由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和中国商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0年购物中心夜经济市集发展论坛上,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副主任孟添博士发布的《2020上海集市发展白皮书》中了解到的信息。逛夜市的消费者年轻且消费力强,他们普遍喜欢旅游、运动和西式快餐。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大悦城创始人、中粮集团原副总裁、中国商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焯炜,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会长钱建强,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秘书长陆树江等相关行业领导、嘉宾出席论坛活动。

据阿里巴巴2020夜经济报告显示,上海夜间消费总金额位居全国之首。据戴德梁行商业地产服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上海7个网红夜市的平均夜间客流量达13700人次,最高的夜市平均夜间客流量达36100人次。在未来几个月,包括上海主要购物中心在内的零售门店客流量(尤其是夜间的客流量)将因夜经济、购物节等消费刺激措施出现真正回升。

上海的标杆夜市已形成

在上海99个集市中,由购物中心和商场发起的,占57%;由公共街道、自营场地、广场园区类等,占39%;还有主题分类型和特定型。集市内容主要聚焦夜市内容聚焦餐饮、零售、体验、文创、娱乐五大领域。

上海的标杆夜市已形成:一个是安义夜巷,安义夜巷有一个264米的街道,在5月30日至7月26日期间,开放12次,吸引客流40万人次,商铺销售达到445万元,客流增长35%,商业业绩增长44%,成为上海地标性的一个集市,其特点是文创、手作。安义夜巷总策划张茵佳女士介绍:“我们希望安义夜巷给消费者带去常逛常新的感觉,我们每一两个月都有一个新的主题,有些商户虽然之前是明星商户,但是因为安义夜巷的某个主题也推出了他们的特别款,这是安义夜巷跟所有的商户起到了非常好的共创的情况。不仅把安义夜巷这个品牌做大,也把各个商户朋友的品牌做大。”

另外是外滩枫径,目前入驻商户110家。从六月开始,“外滩枫径” 就成为魔都时尚达人夜间的打卡圣地,启幕一个多月以来累计吸引客流近60万人次,每个周末超过10万人次,这个模式也是购物中心类型的,然后有一条限时步行街。

在“购物中心+”集市的模式中,数据显示集市对购物中心引流与消费信心重振起到正向作用,在此模式中,购物中心夜市延伸了消费场地、丰富商品品类、拓宽消费客群,并与集市共同打造健康的商业生态,安全与有温度的购物与消费空间。

大学路夜市已有七八年了,大学路夜市没有一个非常大的购物中心支撑,大学路一端是复旦大学,另一端是江湾体育场。他们有很多不同针对大学生的主题和特色。

逛夜市的消费者购买力强

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副主任孟添博士还分析了逛集市的消费画像。通过调研了上海10个集市,逛集市的消费者购买力还是很强的:逛集市人群中50%都是有车的,这个比全市有车人群的平均值高28%,其中安义夜巷是最高的。在消费支出方面,10个集市里面安义夜巷的访客人群月均的消费支出是6000多元,大学路是5000多元,国家统计局统计过上海是人均月消费区间是3352-3752元,这说明来逛集市的人群购买力非常强。集市的举办能把这些强购买力人群引流过来。

逛集市消费者人群19-35岁,年轻化程度高。逛集市的人群更偏向于西式快餐与江浙菜。他们大多数共同的爱好是运动和旅游,旅游达人的数量最高,在运动方面,更多人偏好健身和健美。

在人群流量波动方面,波动高峰主要集中在17-19点。

集市能弥补

购物中心的创新迟滞

2020年的上海集市,不仅有烟火气和热闹,还有一份对城市品质生活的追求,并且全方位呈现出一座国际大都市品质夜生活应有的模样。

当下上海的集市不仅有促进消费复苏的现实需要,也开拓了特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性,更是给集市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城市空间中与人文、自然、艺术交流的窗口。

集市具备的灵活性与求变易变性优势,正好弥补购物中心由于长期租约带来的创新迟滞。集市具备的开放性与融合性优势,正好补充购物中心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深化的互动与体验。这些都更加满足消费者的人性需求,集市是购物中心的有益补充。购物中心要认识到,在疫情下,集市是丰富品类、引导客流、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信心的新载体,要正确理解集市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购物中心在策划、运营方面的优势,科学评估与调研,确立适合本身定位的集市主题,针对消费人群画像,利用大数据,精准策划集市内容、形式与特色,探索购物中心与集市共生共荣的发展之路。

上海集市有较强的溢出效应与正外部性,对于购物中心是促进消费复苏,丰富商业生态;对商户是低成本的新产品市场验证与品牌孵化,对消费者是提升消费体验与发现新的线下社交空间,对社会是保民生促就业,对城市是文化载体与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与魅力。

呼吁建立一站式的审批制度

集市竞争日趋同质化,个别地方可能会有一窝蜂搞集市的情况,包括部分集市科学调研与策划不足,所以它的主题特色创新不足,会有同质性的情况也会出现。另外关于盈利模式单一、运营成本比较高,它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性,它的盈利模式很多还是摊位费比较单一的盈利模式,怎么样能够让上海集市更加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议政府能够进一步强化对集市的引导、规范与服务,特别是能够通过审慎监管与包容监管协同,来做好这样一个引导和规范。同时能够推出有针对性的集市管理办法,能够更好地为集市做好的空间和平台,能够有更好的一种集中性、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建议能够建立上海集市行业协会,集市运营商和主办方能够通过这个协会建立团体标准,能够对集市的策划、运营、管理等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估,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加强行业自律。

相关链接

夜市如何突破未来瓶颈

在2020年购物中心夜经济市集发展论坛上,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会长钱建强在致辞中表示,夜经济和市集的发展顺应了政府提振消费信心的号召,希望与会者借论坛平台广泛交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相关业态的健康发展。大悦城创始人、中粮集团原副总裁、中国商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焯炜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夜经济的良性发展现状,并提到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论坛的举办将为夜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路径参考。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致辞指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优化商业布局和消费环境,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模式。此次论坛是政府、高校、协会、企业联手推动行业发展的示范性举措。机遇空间(上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兼CEO俞萌介绍说:“在机遇中心IP MALL中,有全球包括中国170多个IP,最近刚刚签了德国的泰迪熊,在泰迪熊里面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文章,IP里面我们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文章。”

与此同时,夜经济、集市在蓬勃发展的当下,也应正面思考如何突破未来瓶颈、规划发展蓝图等问题。在随后的高层圆桌对话环节中,崇邦集团物业及营运管理部董事总经理连允真,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副总裁、苏州工业园区商联会秘书长张婷,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商业公司华东区域总经理陆凤存,上海南方国际购物中心(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奉贤区夜间经济首席执行官江祎韵,上海浦东新区首批夜间经济示范点——鸿街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洪萱萱,嘉里建设安义夜巷总策划张茵佳等圆桌嘉宾通过分享打造的优秀案例,就坚持品牌建设、把握消费需求、加强长三角地区联动和市区郊区联动以及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寻找到最适合的商业模式等问题积极展开互动交流,高屋建瓴又广接地气,为上海集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