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重庆“非遗+扶贫”的全新实践

时间:2020-04-13 11:06:42来源:重庆日报作者:王嘉超

秀山清溪场镇大寨村,土家织锦非遗扶贫工坊内,多名织娘正在加紧生产土家织锦。(摄于2020年3月24日)记者 齐岚森摄

(上接1版)49岁的谭明兰说话声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上下飞舞,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在她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巍峨重叠的大山“封闭”着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对外交流的渠道,也阻挡了谭明兰家脱贫致富的步伐。6年前,谭明兰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最困难时,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照明都用煤油灯,最好的伙食是红苕、洋芋、包谷粑。”说起以前家里的生活情况,她就直摇头。

去年4月,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华溪村开班,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培训专门针对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老师们热情又细心,一对一地教。”谭明兰称,通过学习,她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并被聘为“非遗扶贫工坊”的一名绣娘。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再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挣钱都不耽误。”谭明兰称,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

与此同时,她病愈的丈夫把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村集体公司,用于发展黄精产业,之后她家又“返承包”了家附近的5亩黄精种植地。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在努力往前跑。如今,我家终于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谭明兰,她家打理这5亩黄精地,3年可获管护费1万元,黄精上市后还可获得土地入股分红,再加上她和丈夫就近务工收入,去年她家的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

“家里创‘薪’,我也吃上文创饭”

4月的开州区大进镇,草木吐绿,鲜花盛开,把这一山中小镇映衬得格外迷人。

32岁的郑代令一边守着一对儿女上网课,一边穿针引线,制作精美的旗袍盘扣。“别小看这个小物件,可是旗袍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做的一件高品质旗袍可以卖上万元。”她笑盈盈地称。

郑代令的家本在大进镇明红村二组,从大进场镇出发,先要坐将近半小时的汽车,再步行1个多小时山路。山上因没剩下几户村民,至今未通公路。

“信息闭塞、交通落后,我们把农作物和农副产品弄到街上卖,除了人工,根本换不了多少钱。”郑代令称,村民的主要收入全靠外出务工,她与丈夫初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她进了鞋厂,丈夫到工地当小工。

4年前,因老家山上没有就读条件,她一对儿女要到镇上读书,几经权衡后,她只身回家,当起留守妇女,并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专门照顾两个孩子。家里开销全靠丈夫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

去年3月,鲁渝共建开州区旗袍传统技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大进镇开班,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郑代令参加了培训班学习。由于人年轻且有鞋厂工作经验,她很快掌握了旗袍制作中镶、嵌、滚、荡、盘、钉、勾、绣等传统装饰工艺,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成为非遗“旗美人”旗袍扶贫工坊的一名员工。

“目前,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薪’,按照工坊要求,依托旗袍及盘扣制作技艺,专门制作旗袍、盘扣、抱枕、摆件等非遗产品及衍生的文创品,月收入在2000多元,基本满足我母子三人在镇上的生活所需,老公的钱则存起来。前不久,我们家还在镇上买了一套房,生活有了很大改观。”郑代令高兴地说。

非遗扶贫产生涟漪效应

“去年3月起,我们承接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后,先后在城口沿河乡、石柱中益乡、城口鸡鸣乡,开展了6期技能培训,建立了3个扶贫工坊,实现120人居家就业,其中有45名建卡贫困户、8名残障人士。”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壹秋堂夏布坊品牌创始人綦涛称,此举措不仅对贫困地区进行了精准扶贫,也为公司储备了人才,增加了产量。去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4000万元,增长超过10%。

市级非遗“旗美人”传承人、重庆旗美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皮飞霞表示,他们承接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后,先后在石柱中益乡、开州区大进镇举办了4期培训,培训学员300多人,建立了2个扶贫工坊,实现当地80多人居家就业。去年,公司的年产量和销售量实现双增长,增幅均超过10%。

随着一期又一期培训班结业、一批又一批学员走进工坊,我市非遗扶贫不仅精准扶贫见高效,产生的涟漪效应也日益凸显。去年,我市在非遗项目中筛选出了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较高、市场销售前景开阔的项目,对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等进行22期培训,共培训学员1100多人,建立18个非遗扶贫工坊,有效解决630多人居家就业。

“这一项目不仅涵养了本地文化,传承了非遗技艺,还在提升非遗产品产能的同时,推动了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被设计出来,撬动我市文旅商品销售年增长超过20%。”市文化旅游委非遗处相关负责人称。

目前,我市还正在着力打造重庆国际非遗城,建设集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非遗文创产品的展示、体验、销售及文旅融合新地标。“随着文旅融合纵深推进,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其未来可期。”该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王嘉超
标签非遗    
0

重庆“非遗+扶贫”的全新实践

时间:2020-04-13 11:06:42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王嘉超

秀山清溪场镇大寨村,土家织锦非遗扶贫工坊内,多名织娘正在加紧生产土家织锦。(摄于2020年3月24日)记者 齐岚森摄

(上接1版)49岁的谭明兰说话声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上下飞舞,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在她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巍峨重叠的大山“封闭”着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对外交流的渠道,也阻挡了谭明兰家脱贫致富的步伐。6年前,谭明兰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最困难时,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照明都用煤油灯,最好的伙食是红苕、洋芋、包谷粑。”说起以前家里的生活情况,她就直摇头。

去年4月,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华溪村开班,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培训专门针对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老师们热情又细心,一对一地教。”谭明兰称,通过学习,她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并被聘为“非遗扶贫工坊”的一名绣娘。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再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挣钱都不耽误。”谭明兰称,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

与此同时,她病愈的丈夫把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村集体公司,用于发展黄精产业,之后她家又“返承包”了家附近的5亩黄精种植地。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在努力往前跑。如今,我家终于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谭明兰,她家打理这5亩黄精地,3年可获管护费1万元,黄精上市后还可获得土地入股分红,再加上她和丈夫就近务工收入,去年她家的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

“家里创‘薪’,我也吃上文创饭”

4月的开州区大进镇,草木吐绿,鲜花盛开,把这一山中小镇映衬得格外迷人。

32岁的郑代令一边守着一对儿女上网课,一边穿针引线,制作精美的旗袍盘扣。“别小看这个小物件,可是旗袍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做的一件高品质旗袍可以卖上万元。”她笑盈盈地称。

郑代令的家本在大进镇明红村二组,从大进场镇出发,先要坐将近半小时的汽车,再步行1个多小时山路。山上因没剩下几户村民,至今未通公路。

“信息闭塞、交通落后,我们把农作物和农副产品弄到街上卖,除了人工,根本换不了多少钱。”郑代令称,村民的主要收入全靠外出务工,她与丈夫初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她进了鞋厂,丈夫到工地当小工。

4年前,因老家山上没有就读条件,她一对儿女要到镇上读书,几经权衡后,她只身回家,当起留守妇女,并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专门照顾两个孩子。家里开销全靠丈夫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

去年3月,鲁渝共建开州区旗袍传统技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大进镇开班,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郑代令参加了培训班学习。由于人年轻且有鞋厂工作经验,她很快掌握了旗袍制作中镶、嵌、滚、荡、盘、钉、勾、绣等传统装饰工艺,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成为非遗“旗美人”旗袍扶贫工坊的一名员工。

“目前,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薪’,按照工坊要求,依托旗袍及盘扣制作技艺,专门制作旗袍、盘扣、抱枕、摆件等非遗产品及衍生的文创品,月收入在2000多元,基本满足我母子三人在镇上的生活所需,老公的钱则存起来。前不久,我们家还在镇上买了一套房,生活有了很大改观。”郑代令高兴地说。

非遗扶贫产生涟漪效应

“去年3月起,我们承接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后,先后在城口沿河乡、石柱中益乡、城口鸡鸣乡,开展了6期技能培训,建立了3个扶贫工坊,实现120人居家就业,其中有45名建卡贫困户、8名残障人士。”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壹秋堂夏布坊品牌创始人綦涛称,此举措不仅对贫困地区进行了精准扶贫,也为公司储备了人才,增加了产量。去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4000万元,增长超过10%。

市级非遗“旗美人”传承人、重庆旗美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皮飞霞表示,他们承接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后,先后在石柱中益乡、开州区大进镇举办了4期培训,培训学员300多人,建立了2个扶贫工坊,实现当地80多人居家就业。去年,公司的年产量和销售量实现双增长,增幅均超过10%。

随着一期又一期培训班结业、一批又一批学员走进工坊,我市非遗扶贫不仅精准扶贫见高效,产生的涟漪效应也日益凸显。去年,我市在非遗项目中筛选出了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较高、市场销售前景开阔的项目,对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等进行22期培训,共培训学员1100多人,建立18个非遗扶贫工坊,有效解决630多人居家就业。

“这一项目不仅涵养了本地文化,传承了非遗技艺,还在提升非遗产品产能的同时,推动了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被设计出来,撬动我市文旅商品销售年增长超过20%。”市文化旅游委非遗处相关负责人称。

目前,我市还正在着力打造重庆国际非遗城,建设集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非遗文创产品的展示、体验、销售及文旅融合新地标。“随着文旅融合纵深推进,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其未来可期。”该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王嘉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