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石窟、五个佛像窖藏地文物首聚兰州
展览共有来自四大石窟、五个佛像窖藏地等20余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文物,展现了从东汉至明清近两千年来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公布法国友人捐赠的罕见抗战照片
地方史志记载,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仅上海南市地区就遭到侵华日军轰炸19次。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孔祥俊说,这批最新入藏的照片,是对淞沪会战历史影像的有力补充,部分照片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文化中国行】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在我国浙江省的上山遗址,考古和科研人员在那里发现了迄今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刷新了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认知。
(文化中国行)越过千年,龙门石窟何以永葆“容颜”
这些“文物医生”日常“会诊”的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现存2000余个窟龛、逾10万尊造像。2000年11月,龙门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流光釉彩 千年绚烂
中国瓷器,是泥土与火焰的结晶,更是色彩的艺术。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揭秘国宝返还时间轴→
帛书回归后,将在文物原生环境中,得到更加全面、更为系统的保护和研究,让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加准确、完整的理解和阐释。
浙江宁波发现陈王遗址 出土遗存年代从史前延续至唐宋
浙江宁波又发现一处史前文化遗址——陈王遗址。该遗址出土遗存年代跨度大,由早至晚分别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战国时期、汉六朝、唐宋时期,其中以史前时期遗存为主。
宁波余姚新发现一处古稻田遗址 年代距今约5300年
余姚市发现一处史前时期古稻田遗址,初步判断为河姆渡文化晚期,年代距今约5300年。
北京市将添3家京味特色博物馆
新备案的3家博物馆均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老字号企业创办。
广西民族文化展走进太原 166件(套)文物诠释民族风情
《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展》2日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广西民族博物馆、玉林市博物馆馆藏民族文物166件(套),生动呈现出了一幅具有民族风情的广西画卷。
龙骨坡遗址发掘再获大量石制品材料
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新城村,1985年以来已经历过四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制品及多种脊椎动物化石。该遗址最新测年结果为距今250万至200万年前,是目前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600余件(组)馆藏玉器集中亮相南京 展陈万年玉文化
为迎接建院九十周年,南京博物院推出“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600余件(组)馆藏玉器在南京集中展出,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
131件(套)古籍珍品亮相天津博物馆
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兼具版本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特写: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 一莲一鹤成“绝唱”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高超青铜器铸造工艺的代表作。
兰州武威两馆文物联展再现“凉州会盟”
塔影河声吉祥千年——凉州会盟暨兰州与武威文物联展”20日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展。
2000年前中国人就爱吃烧烤?“百物看中国”出境大展让老外看懂古代中国
被选入此次首展的精品文物,通俗易懂地向海外观众讲述着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莫奈梵高等大师原作亮相北京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开幕。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展开幕
“江山逸韵 时代新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开幕。
展非遗新风!200余件(组)花丝镶嵌作品亮相太庙艺术馆
(上合天津峰会)古韵新声:“上合时间”里的津门非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