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件(套)古籍珍品亮相天津博物馆
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兼具版本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特写: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 一莲一鹤成“绝唱”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高超青铜器铸造工艺的代表作。
兰州武威两馆文物联展再现“凉州会盟”
塔影河声吉祥千年——凉州会盟暨兰州与武威文物联展”20日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展。
2000年前中国人就爱吃烧烤?“百物看中国”出境大展让老外看懂古代中国
被选入此次首展的精品文物,通俗易懂地向海外观众讲述着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莫奈梵高等大师原作亮相北京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开幕。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展开幕
“江山逸韵 时代新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开幕。
西安唐代宫人墓地考古取得新收获
2021年至2022年,陕西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出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极大丰富了对应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对隋唐时期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和认识。
新疆克孜尔石窟何以成为中国影响广泛的石窟遗存?
这个开凿于公元3世纪的石窟,停建于公元8-9世纪,衰落于公元13世纪中叶,延续时间之长不但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巴蜀石窟:散落乡野的艺术瑰宝
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从北魏至明清从未间断。巴蜀地区的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又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
世界名画版画作品亮相浙江杭州
“雕撰的辉煌——法国卢浮宫版画工坊收藏展”在浙江杭州开幕,《蒙娜丽莎》《路易十四像》《春》《自由引导人民》等经典世界名作版画作品集中亮相,吸引民众参观。
以茶为媒 连接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食用茶叶的国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茶叶出土于战国早期墓葬,距今2400多年。
一展全览敦煌艺术传承文脉
一部敦煌石窟艺术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它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去故宫赏犍陀罗艺术珍宝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
国家典籍《永乐大典》文献展在兰展出
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的“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国家典籍《永乐大典》文献展兰州展”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展。
守护人类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书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光与影的视觉盛宴 全国各地300余件皮影在沪集中展出
本次展览由上海大学博物馆(海派文化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
波提切利经典杰作将在上海展出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展览将于4月28日至8月27日亮相上海东一美术馆,展出波提切利以及其他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共48件稀世真迹。
“印痕·艺事——西泠印社社员作品艺术展”在沈阳故宫开展
由沈阳故宫博物院、西泠印社联合主办的专题展览“印痕·艺事——西泠印社社员作品艺术展”在沈阳故宫师善斋、协中斋开展。
非遗馆里遇见非遗爱上非遗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志强:43载传承让非遗变“金饭碗”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