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艺佳作传承红色基因 ——评歌剧《红船》
歌剧《红船》是一部书写伟大历史、伟大人物、伟大精神的作品。全剧以诗意的笔触、巧妙的构思、丰满的形象,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让观众重温党的初心使命,为新时代文艺作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提供新的经验。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循着生活脉络 写活巨大变革(品味红色经典(22))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1946年温泉屯(小说中叫“暖水屯”)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
大兴安岭看杜鹃
漠河的安详静谧,温婉秀丽,已化作一曲空灵的生命韵律,落入我的心底。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新时代诗歌要反映社会变化
新时代,诗人应善于取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技术入诗,使诗歌与时代紧密结合,切实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
长篇小说《漕运三部曲》:为浩荡古运河立传
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东城区第一图书馆联合主办的著名作家王梓夫长篇小说《漕运三部曲》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
黑沙滩畔望海天
丽日西坠,波浪拍打黑沙湾崖壁的雄浑之声,与稻田里的阵阵蛙鸣相互交织,在一株株迎着海风轻舞的细叶榕的指挥下,奏响了一曲和谐美妙的交响乐,融于暮色余晖,苍茫天地。
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甘肃话剧《八步沙》致敬当代愚公:再现三代人护绿守家园
以甘肃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真实故事为素材的甘肃原创话剧《八步沙》在兰州演出,真实再现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艰苦奋斗拼搏岁月。
词二首——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开天辟地,有神手,功创太平世界。
第十一届十月诗会在四川资阳启幕 翟永明、姚辉、陈巨飞获年度奖
第十一届十月诗会当日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启动。按照该诗会的传统,当天的启动仪式上,还颁发了2020年度十月诗歌奖,诗人翟永明、姚辉、陈巨飞分别凭借《灰阑记》《峡谷与拖拉机》《送信人的人不会消失于地铁》(组诗)获奖。
蓝翎:一个清瘦的影子
画吧,画出生命之美
孙睿新书《斜塔》:悬念迭起中的人性考验
故事的起点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