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青海高原的赤子颂歌
散文集《孔雀翎上的雪峰》(广西民族出版社)汇集了龙仁青近年来关于青海高原的散文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与民族色彩,呈现出蓬勃明亮的艺术风格。
散文集《远道而来》:朴实丰盈的山水述怀
散文集《远道而来》(太白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写的是作家北乔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挂职时的所见所闻。
长乐河畔如诗画
生长于山野的长乐河感性纯粹,在浆灌田野的同时,也浆灌了山民的朴素日常。
《从师记》:刘跃进笔下的师生情
这篇文章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尹玉珊所写,她是刘跃进的学生,学生写老师如何写老师,温情感人。读者可以感受到代代师生之间,传承不息。
《草木朴素》:草木之心与朴素之美
《草木朴素》全书由60余篇散文组成,所写草木不下百余种。
读艾平散文集《隐于辽阔的时光》:独立风标的自然文学写作
《隐于辽阔的时光》凝结着作者对呼伦贝尔自然与人文的深入考察和思考。
散文集《回乡记》:一部现代乡村人物“列传”
《回乡记》是江子创作上一次全新的突破,达到了他个人更上一层楼的高度。
2022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长沙启动
2022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启动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同步启动山水散文征文活动,总奖金超10万元。
《隐于辽阔的时光》:大地在她的笔下低吟高歌
艾平的散文集《隐于辽阔的时光》,共29篇作品,是对呼伦贝尔草原森林的深度书写,对天人合一生存境界的深情赞美。
石俊荣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第二次印刷发行
石俊荣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由太白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喜爱。跨入2022年,该散文集第二次印刷发行。
颗粒饱满的文学收获
梁鸿鹰在散文集《岁月的颗粒》中,着意用“颗粒”来强调时光留下的印记。这本有关岁月的忆往怀昔之作,堪称颗粒饱满、结结实实。
那片飞起来的土地
是的。双流虽不大,但它已经起飞。
满山的春天(遇见)
一夜春雨,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山野渐渐舒展身姿。
三春时节鸟声稠
乡村的鸟儿一年四季无不欢歌,而三春鸟儿的歌声更婉转,更清脆,更清新,更清纯。
春天,从唤醒一株金达莱开始
在我看来,人也好,植物也罢,都有属于自己最灿烂的那一季,过了那个季节,就必须坦然接受命运。
心事浩茫话凉州(解码文学空间)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这片西北的热土,会发现“文学凉州”今时已不同往日。
“入世”写自然 散文集《大湖消息》中的生命与人间
二十年百余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历数候鸟、鱼类、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遭际,细致呈现洞庭湖区人与物的复杂纠葛,知名作家沈念新作,散文集《大湖消息》日前出版并受到关注。
读梁衡《天边物语》:这本书专为美而写
《天边物语》书不厚,字不多,但是它是作家天南地北,走了多少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结晶。
感动无数人的生命之书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再版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的代表作,感动无数人的生命之书,78篇元气散文,如风吹拂灵魂。
读徐兆寿《西行悟道》:与文明对话 让文化发光
《西行悟道》是一部文化大散文,文化大散文的创作不仅需要具备学者的格局和眼光,更需要具备文人的胸襟与气象。
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聚焦河西走廊 书写民族大义
在大自然中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