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余姚新发现一处古稻田遗址 年代距今约5300年
余姚市发现一处史前时期古稻田遗址,初步判断为河姆渡文化晚期,年代距今约5300年。
北京市将添3家京味特色博物馆
新备案的3家博物馆均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老字号企业创办。
广西民族文化展走进太原 166件(套)文物诠释民族风情
《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展》2日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广西民族博物馆、玉林市博物馆馆藏民族文物166件(套),生动呈现出了一幅具有民族风情的广西画卷。
安徽黄山: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展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
龙骨坡遗址发掘再获大量石制品材料
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新城村,1985年以来已经历过四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制品及多种脊椎动物化石。该遗址最新测年结果为距今250万至200万年前,是目前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600余件(组)馆藏玉器集中亮相南京 展陈万年玉文化
为迎接建院九十周年,南京博物院推出“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600余件(组)馆藏玉器在南京集中展出,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
洮砚:刀尖上的传承
洮砚,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质坚而细、晶莹如玉、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享誉海内外。
云南上演“非遗之夜” 拉开文博会序幕
此次“非遗之夜”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中央音乐学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汇集云南精品非遗项目,旨在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景泰蓝、京式旗袍……非遗体验进会场 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把非遗搬进会议中心,六位传承人在这里为大家展示精湛的中国传统工艺。
越擦越亮的曲阳石雕名片
重要雕刻任务的磨砺,助力传统石匠逐步走上现代雕塑舞台。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道教正逐步走向世界
131件(套)古籍珍品亮相天津博物馆
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兼具版本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特写: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 一莲一鹤成“绝唱”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高超青铜器铸造工艺的代表作。
非遗馆里遇见非遗爱上非遗
蒙古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堪称一部民族文化百科全书。
兰州武威两馆文物联展再现“凉州会盟”
塔影河声吉祥千年——凉州会盟暨兰州与武威文物联展”20日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展。
2000年前中国人就爱吃烧烤?“百物看中国”出境大展让老外看懂古代中国
被选入此次首展的精品文物,通俗易懂地向海外观众讲述着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莫奈梵高等大师原作亮相北京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开幕。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展开幕
“江山逸韵 时代新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开幕。
西安唐代宫人墓地考古取得新收获
2021年至2022年,陕西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出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极大丰富了对应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对隋唐时期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和认识。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