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非遗传人助苗寨脱贫

时间:2020-02-06 22:13:48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作者:宋珏遐 汪建华 田振

大山阻隔、灾害频发、土地碎片化,贵州省黔东南州长期面临着发展困境,也曾是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要想摆脱贫困,移民搬迁是一种有效途径。按照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搬迁的思路和要求,自2012年至今,黔东南州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点83个,完成60万户30.81万人的搬迁,其中贫困人口29.2万人,占比达94.77%。

“不过,搬迁只是第一步。之前就出现过已搬迁到县城的农户又回乡耕地的现象。因此,要想让搬迁群众’留得住’,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导基于教育、民生、基础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完善,如何让长期依赖一产、奉行自给自足的农户学会并适应通过打工、自主创业等方式获得劳务所得,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搬迁后续问题。”据黔东南州丹寨县金融办主任吴庆海介绍,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政策带动下,搬迁点很多企业都为搬迁户敞开大门,以解决其本地就业问题。而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春银饰”)也在其列。

“我是本地人,出生地距离这儿也就十分钟车程。”国春银饰创始人王国春是一个地道的丹寨汉子。2019年,国春银饰的销售收入突破了3000万元,利税总额也突破了800万元。让《金融时报》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他本人也曾为生活所苦。

“我出生在一个银匠世家,9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艺。在苗族,银饰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那时并未得到市场关注,因而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王国春15岁便不得不辍学,选择到广东打工。凭借对饰品的天赋和热爱,王国春很快就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之余,学管理、学销售、学技艺。“这是一段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的经历。当时所学为我现在的经营管理思路带来了很多启发。”

要想让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传承,最关键的是要让其获得市场认可。作为苗族银饰的传承人,王国春始终没有忘记文化传承的目标,也因此,他在2008年带着所有的积蓄回到丹寨开立了民族银饰手工店。借助逐渐兴起的旅游业,他希望苗族银饰能被更多人认识。“我们银行与王国春的合作也是从2008年开始的。”丹寨农商银行董事长陈东告诉记者,“手工银饰制作需要大量的现金做支撑。一方面,手工制作耗时长,每个环节会产生较多的废料;另一方面,银饰制作主体的厂家并不会提前支付定金。”为了保障制作过程的顺畅,丹寨农商银行在当年9月为王国春提供了第一笔1万元的信用贷款。基于前期的合作和信任,该行与国春银饰至今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11年间累计提供9次信用贷款共201万元。

不过,王国春的创业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旅游业的兴起让旅游纪念品这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坚持手工制作使我们的产品出现成本叠加,我们无法同其他企业打价格战。”在短暂丢失市场后,王国春意识到,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目的,必须改变产品和销售出路。“我们要在产品中坚持民族性,因为这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同时,产品也要加入更多的创新和实用性在其中,超越单纯的旅游纪念品的属性,让其价值得到市场更清晰的认知。在销售渠道方面,更多地挖掘中高端市场,选择订单销售方式,也开始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王国春说。

在这样的经营思路的指导下,国春银饰建立起了自主的专注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也搭建起了一条稳定的供产销渠道,其产品在外地市场获得了极高口碑。不少当地知名企业也向国春银饰伸出了“橄榄枝”,希望通过联合出品的方式,共同推动贵州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场所面积1500平方米,已有5个自主品牌的实体门店。

发展起来的王国春,没有忘记乡亲。对于如何帮助贫困群体,王国春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手工制作是一个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企业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这里总是需要员工的。只要是愿意学、肯吃苦的人,国春银饰的门永远敞开。通常,经过3个月的学习,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也能掌握银饰制作的一个环节,进入企业打工,按照完工量获取收入。但国春银饰也绝不养闲人。”2018年,为进一步帮助地方解决易地移民搬迁户就业问题,王国春将国春银饰的生产基地搬至丹寨县金钟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截至目前,国春银饰已直接带动移民搬迁点100余个贫困户成功脱贫,累计传承带徒335人,辐射带动农户、贫困户1108人,人均增收3万元。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国春银饰通过传授技能、解决就业,帮助贫困户实现了持续的脱贫致富,让银饰与贫困一同走出了苗寨。王国春在采访最后告诉记者,公司已申报了丹寨县非遗传承苗族银饰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未来建成的项目区内将包含苗族银饰传承培训基地、银饰制作体验中心、苗族银饰艺术馆、银饰加工生产线等内容,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帮扶效果也将更为显著。


责任编辑王加超
标签非遗    
0

非遗传人助苗寨脱贫

时间:2020-02-06 22:13:48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宋珏遐 汪建华 田振

大山阻隔、灾害频发、土地碎片化,贵州省黔东南州长期面临着发展困境,也曾是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要想摆脱贫困,移民搬迁是一种有效途径。按照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搬迁的思路和要求,自2012年至今,黔东南州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点83个,完成60万户30.81万人的搬迁,其中贫困人口29.2万人,占比达94.77%。

“不过,搬迁只是第一步。之前就出现过已搬迁到县城的农户又回乡耕地的现象。因此,要想让搬迁群众’留得住’,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导基于教育、民生、基础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完善,如何让长期依赖一产、奉行自给自足的农户学会并适应通过打工、自主创业等方式获得劳务所得,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搬迁后续问题。”据黔东南州丹寨县金融办主任吴庆海介绍,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政策带动下,搬迁点很多企业都为搬迁户敞开大门,以解决其本地就业问题。而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春银饰”)也在其列。

“我是本地人,出生地距离这儿也就十分钟车程。”国春银饰创始人王国春是一个地道的丹寨汉子。2019年,国春银饰的销售收入突破了3000万元,利税总额也突破了800万元。让《金融时报》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他本人也曾为生活所苦。

“我出生在一个银匠世家,9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艺。在苗族,银饰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那时并未得到市场关注,因而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王国春15岁便不得不辍学,选择到广东打工。凭借对饰品的天赋和热爱,王国春很快就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之余,学管理、学销售、学技艺。“这是一段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的经历。当时所学为我现在的经营管理思路带来了很多启发。”

要想让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传承,最关键的是要让其获得市场认可。作为苗族银饰的传承人,王国春始终没有忘记文化传承的目标,也因此,他在2008年带着所有的积蓄回到丹寨开立了民族银饰手工店。借助逐渐兴起的旅游业,他希望苗族银饰能被更多人认识。“我们银行与王国春的合作也是从2008年开始的。”丹寨农商银行董事长陈东告诉记者,“手工银饰制作需要大量的现金做支撑。一方面,手工制作耗时长,每个环节会产生较多的废料;另一方面,银饰制作主体的厂家并不会提前支付定金。”为了保障制作过程的顺畅,丹寨农商银行在当年9月为王国春提供了第一笔1万元的信用贷款。基于前期的合作和信任,该行与国春银饰至今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11年间累计提供9次信用贷款共201万元。

不过,王国春的创业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旅游业的兴起让旅游纪念品这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坚持手工制作使我们的产品出现成本叠加,我们无法同其他企业打价格战。”在短暂丢失市场后,王国春意识到,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目的,必须改变产品和销售出路。“我们要在产品中坚持民族性,因为这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同时,产品也要加入更多的创新和实用性在其中,超越单纯的旅游纪念品的属性,让其价值得到市场更清晰的认知。在销售渠道方面,更多地挖掘中高端市场,选择订单销售方式,也开始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王国春说。

在这样的经营思路的指导下,国春银饰建立起了自主的专注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也搭建起了一条稳定的供产销渠道,其产品在外地市场获得了极高口碑。不少当地知名企业也向国春银饰伸出了“橄榄枝”,希望通过联合出品的方式,共同推动贵州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场所面积1500平方米,已有5个自主品牌的实体门店。

发展起来的王国春,没有忘记乡亲。对于如何帮助贫困群体,王国春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手工制作是一个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企业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这里总是需要员工的。只要是愿意学、肯吃苦的人,国春银饰的门永远敞开。通常,经过3个月的学习,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也能掌握银饰制作的一个环节,进入企业打工,按照完工量获取收入。但国春银饰也绝不养闲人。”2018年,为进一步帮助地方解决易地移民搬迁户就业问题,王国春将国春银饰的生产基地搬至丹寨县金钟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截至目前,国春银饰已直接带动移民搬迁点100余个贫困户成功脱贫,累计传承带徒335人,辐射带动农户、贫困户1108人,人均增收3万元。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国春银饰通过传授技能、解决就业,帮助贫困户实现了持续的脱贫致富,让银饰与贫困一同走出了苗寨。王国春在采访最后告诉记者,公司已申报了丹寨县非遗传承苗族银饰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未来建成的项目区内将包含苗族银饰传承培训基地、银饰制作体验中心、苗族银饰艺术馆、银饰加工生产线等内容,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帮扶效果也将更为显著。


责任编辑:王加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