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出版 讴歌新时代北斗精神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日前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该书展现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艰辛建设历程,刻画了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英雄群像。
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动车与“小慢车”同行成独特风景线
新年伊始,凉山州正式迎来“动车时代”。动车与“小慢车”同行,成为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英雄不一定踏着七彩祥云,也可能踩着小船”
近日,河南信阳市,一名小伙落水,危急时刻,英雄踏着小船而来,成功将小伙救起.
古生物学家在缅甸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蚂蚁模仿者
该所研究人员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拟态蚂蚁的奇翅若虫,为拟蚁行为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观点。该发现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拟蚁行为证据,将拟蚁行为的化石记录提早了近五千万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盐城
全球滨海论坛, 在中国江苏盐城召开。全球滨海论坛搭建了滨海湿地、 迁飞候鸟、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长篇报告文学《天下无孤》研讨会举行
这部作品全景式描绘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在临沂市关工委、临沂市慈善总会的指导支持下,以临沂孤贫儿童志愿服务团团长徐军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志愿者们关心关爱、救助帮扶一个个孤贫儿童的生动感人的故事。
贵州都匀绿博园秀美冬日画卷
连日的降雪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绿博园银装素裹,远山、河流、森林与桥梁构成一幅幅秀美的冬日画卷。
杂技剧《呼叫4921》震撼观众
北京演艺集团携手中国杂技团创作的现实题材杂技剧《呼叫4921》,近日在二七剧场首演,以高精险难的杂技技艺讲述一个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今日小寒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2022年1月5日,我们迎来了小寒节气
【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山西左云:穿越长城古堡 领略塞北风光
山西大同自古被誉为京西门户、三晋屏障,万里长城贯穿东西,493公里长城遍布各县区。其中,被誉为“长城故乡”的左云县境内,有东汉长城15.5公里、北齐长城9.8公里、明长城37.489公里,长城沿线点缀有镇宁箭楼、月华池、保安堡等众多边塞风光。
武威市加快建设百亿级奶产业集群
武威市将全力推动百亿级奶产业集群供应链、产业链构建,启动武威伊利二期项目,加快建设甘肃乳都和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
广西科技馆举办“天宫课堂·航天北斗”主题活动 照亮青少年飞天梦
2022年元旦佳节之际,广西科技馆为广大青少年送上一份不一样的新年礼物——“天宫课堂·航天北斗”主题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近中国航天、走进大国重器——北斗系统,共同探索更多太空未知的奥秘。
【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河南叶县:千年楚长城唤醒沉睡“土龙”
它可是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是咱中国最早的长城,被相关专家称为‘长城之父’。
红土地上小康路:“小苗卉”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
基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引周边农户入股或务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山西发现唐代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霍州市发现始凿于唐代高武时期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为研究盛唐向中后期过渡的造像风格、类型演变提供了重要史料。
617岁的天津,有“古”可考
天津蓟州太子陵旧石器发掘的新发现,证明了天津人类发展历史不少于10万年。
以椰子为原料的新品不断涌现 椰产品消费越来越火
作为海南省省树,椰子树不仅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且为海南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为全国人民增添了优质消费可选项。
两千年前,南方先民种啥食啥?“五谷”有哪些?
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教授表示,经研究团队鉴定,从海昏侯刘贺主墓粮库中提取的植物遗存种类为稻、粟、麻、甜瓜和梅。
镜头聚焦:2021年最后一轮满月现身夜空
12月19日是农历十一月十六,一轮满月现身夜空,这是2021年最后一轮满月,也是本年度众多满月当中“最小”的一个。
降温了!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气携大风雨雪来袭
明天开始到25日,北京将再度遭遇强冷空气,预计明天白天的最高气温将跌至0℃左右,夜间西部和北部地区还可能有小雨雪天气现身,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仅-5℃上下,寒气逼人。
废砖瓦里砌出风景线 湖南靖州深山村寨美丽嬗变
祁连山下“学霸民族”:肃南18年免费教育的“草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