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女作家德吉措姆:愿年轻人从历史中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
该书从拉萨曲贡文化遗址讲起先祖文明的根基,到松赞干布开创吐蕃历史,再到百万农奴解放迎来新生活,用一个个可读性强的故事梳理出西藏发展的历史脉络。
河北邯郸发现奥陶纪“角石古生物化石群体”
这些古生物化石是距今4.5—4.8亿年前奥陶纪的阿门角石化石,又被称为“化石中的海洋世界标本”,对研究古地理有重要的意义。
《气象之书》:气象极简史,地球生命演化的另一种注解
从地球诞生至今,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经历了5次大灭绝,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地理变化和气候变迁。
摄影师带你探访昆明植物园“扶荔宫”
在体验园的主体温室里,分布着热带水果区、水生区、雨林区、荒漠区,收藏植物1800余种,展示了丰富奇妙的热带水果和奇花异草。
《农政全书》为世界带去中国农业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历代对农业典籍编撰和刻印的重视,使之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生产和传承体系。
天津:北菜南菜正源源而来 菜价有望回落
最近的菜价上涨涉及多个省市,由多种因素叠加造成,“除了受前一段部分省市水灾影响蔬菜生产外,成品油价格的接连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涨,此外还有人工成本等因素。
组图:八达岭长城赏红正当时
八达岭长城元宝枫、火炬、黄栌等彩叶树渐次变色,秋景格外美丽。
载歌载舞 延庆群众喜迎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冬奥会为延庆地区文化传承发展和文艺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无数以冬奥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妫川大地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猪肾成功移植人体 “世界首例”离不开这位华人女科学家
把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的研究已经开展相当长时间。
守护千年“蜀缬”,她们在乌蒙深山“染”出一片天
扎染,自秦汉时期便有记载。在四川,它因独特的工艺而得名“蜀缬”。2000多年来“蜀缬”在民间香火不断,但在乌蒙山深处的泸州市叙永县已经消失多年。扎染,自秦汉时期便有记载。在四川,它因独特的工艺而得名“蜀缬”。2000多年来“蜀缬”在民间香火不断,但在乌蒙山深处的泸州市叙永县已经消失多年。
月亮“长”了8亿岁?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揭示月球“晚年生活”
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五号采回的月球样品,终于破解了月球部分“晚年生活”之谜。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
时隔40多年,中国奔向月球研究前沿
是探索,也是接力。月球可以见证,过去的43年已经让一群勤奋的中国科学家修炼出揭秘太空奥秘的本领。欧阳自远不但感慨今日的成绩,也感慨新一辈科研人员所付出的努力。
多年生稻“云大107”在云南红河流域梯田“一种多收”获成功
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对多年生稻“云大107”示范区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百亩连片晚稻亩产464.8千克。
老龄化加速到来,如何守护好最美“夕阳红”?
老龄化加速到来,如何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23日12时51分“霜降”:人间至此秋色尽,草木摇落露为霜
“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也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
那些年深植我们记忆中的诗词里的黄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倾倒,多少不屈的精神在此生发。
探访江苏盐碱地水稻收割:废弃盐田上生长出高产粮
未来他们将加快盐碱地水稻种植开发利用进程,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储备,让盐碱地生产出更多更优的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熊孩子”成“不速之客” 三江源国家公园多策应对“人兽冲突”
人类与野生动物“狭路相逢”,可谓惊喜与惊吓并存。一方面,这体现了在大力保护下,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
统计局: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 对经济影响可控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方出现了限电现象。
废砖瓦里砌出风景线 湖南靖州深山村寨美丽嬗变
祁连山下“学霸民族”:肃南18年免费教育的“草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