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晚霞云海美景 光芒万丈烟波浩渺(组图)
黄山风景区雨后连续出现大面积的云海景观,配上日出日落气象景观,黄山犹如披上了一件斑斓的锦衣,璀璨夺目,让人叹为观止。
走近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3日在法国马赛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法国政府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主办,主题为“同一个自然,同一个未来”。
雨后青海湖
当日,一场秋雨过后,青海湖展现出迷人风采。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部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
卡林顿事件寻踪——维多利亚时代夜空中的那一抹绯红
突然间,在黑子区域出现两团闪光,而且在不停的闪耀。起初,卡林顿怀疑是由于仪器的原因,造成反光,但是当排除了其他因素后,他顿时意识到这是来自太阳本身的闪耀。
新疆和田“90后”话家乡发展 “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和田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田地区发展变化,当地各界“90后”青年分享了各自的故事,见证家乡变化。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评论员观察)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
凝聚流域力量,促进综合治理,四川—— 生态补偿 共护碧水(美丽中国)
如何同抓共治,护好一江碧水?近年来,四川先后在沱江、岷江、嘉陵江和安宁河等流域推广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推动相关市州签署协议,以补偿资金作筹码,以水质达标和改善情况为考核标准,让保护者得到补偿、受益者补偿其他市州、损害者付出赔偿。
《鸟类图谱》跟不上鸟儿迁来的脚步
翻开这本图谱,17目46科200种鸟儿跃然纸上,每只鸟儿舒展的身姿,都仿佛是林间的精灵。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直万金
《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23日5时35分将迎来“处暑”节气,标志炎热暑天即将结束。此时节,徐徐秋风,微微凉意,幽幽秋韵,万金难寻。
唐代“书手”:盛世时代的记录者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写历史,在印刷不发达、无法大规模机械复制的古代,书写、抄写工作成为传承文明、记录时代的重要职业。
江西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额创历史新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公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江西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8项,直接经费达3.59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11.2%,均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江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迈上新台阶,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 彰显命运共同体之内涵
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国已同19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今年上半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到1442.7亿美元,中国继续稳居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阿合作愈加彰显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甘肃舟曲移民开启幸福新生活
这是当地面向搬迁群众开办的首场技能培训班,拉开了兰州新区舟曲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创业就业培训的序幕。
医保信息化带来更多获得感(民生观)
医保电子凭证是医保优化服务便民惠民的一个缩影。患者的满意度就是改进医保服务的方向和动力
北京限制9万余人次失信人参与小客车摇号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失信”会对生活造成影响,截至目前,北京共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本市小客车指标配置9万余人次。
成都今年计划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成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其中2021年计划筹集建设6万套(间)。
巧逢七夕:一起去看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极大期基本发生在每年的8月中旬,正是北半球的夏季,适合户外观星。
千年古村“守夜人”
打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一种报时工作,兼顾巡夜和维持治安,由此产生了更夫这一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夫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打更传统延续了下来,打更人每夜出更巡逻,守护一方平安。
土星发起冲日:夜幕“指环王”罕见“露真容”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日消息,拥有迷人光环的土星当天发起冲日。届时,美丽的土星将开启观赏窗口,犹如夜幕中的“指环王”亮相天际。
重庆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保护区内植被茂密,保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不乏距今6500万年至180万年的珍贵濒危物种和孑遗物种。五里坡保护区的加入,为神农架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新增了7个植物群落,4种濒危物种。
废砖瓦里砌出风景线 湖南靖州深山村寨美丽嬗变
祁连山下“学霸民族”:肃南18年免费教育的“草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