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经历数百年传承,而今苏扇在千年古城繁衍生息。苏扇起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最先流传开来的是绢宫扇,也称团扇,明代后折扇和檀香扇兴起。昔日君子之交,多以酬唱、雅集为桥梁,文人雅士兴之所至,纷纷在团扇和折扇扇面上题诗作画,渐成风尚。苏州折扇中的上品,在明代被称为“文人扇”,承载着文人们的满腹珠玑、诗情画意,有着清雅、朗润的美誉。
梦回大唐话开放
最近,长沙博物馆、广东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踏波东来——遣唐使的回忆”两大特展,再加上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的“大唐风华”,不约而同地通过那些或长或短驻留唐朝的异乡人之眼,带人们梦回大唐,了解繁华背后的诸多故事。
从神似到形合——明清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
沉寂一段时日后,首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再次集中推出一批线下新展。这不,国家博物馆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打起了头阵。展览由明清时期的各种人物肖像构成。
清润淋漓 墨色肆意——石涛山水小品画欣赏(上)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药非遗传承人找到组织了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国博馆藏明清肖像画首次展出
朱元璋、诸葛亮、李清照……在近日开展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上,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名人的画像。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共展出国博收藏的50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
跋中有真意 读元四家的画中题 (一)
题跋是中国画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中国画的发展日渐成熟,形成一种特有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安乌鱼绣:在“博物馆”外传承
乌鱼绣是金代传统刺绣,吸收了乌裕尔河流域各民族刺绣技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刺绣流派。北安市是乌裕尔河源头,是乌鱼绣的起源地之一。王春艳是北安乌鱼绣第四代传承人。
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重开
受疫情影响关闭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恢复向公众开放。
航海日来啦!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从腰间浮舟到九桅宝船,从昼观日、夜观星到罗盘和海图,从单人渡水到两万余人的船队,面朝大海,古人对海洋的探索从未止步,也激励着后辈勇敢远航。
“买买买”遇上免税经济 将擦出哪些火花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水准,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高端消费需求。此外,要充分融合本土文化,提高产品文化价值,提取民族文化元素创新地加入免税店销售的产品中,既能实现文化输出,又能保证商品的独特性,提高商品的新颖性,真正实现以产促销,带动消费浪潮。
石渠宝笈名迹丨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弟,宋朝第八位皇帝。性好书画,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并且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他自己则不但擅长花鸟、山水、人物,也喜好收藏法书名画,遂使内府珍藏的名迹,百倍于前朝,并且将之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非遗文化上“云端”
2020年7月9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举办非遗展演“云端”播系列活动,组织四股弦、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利用视频直播、多媒体录播等方式进行线上展演,为观众打造一场“云端”文化盛宴。
“藏画之乡”青海热贡启动区块链项目 助力世界级非遗对话世界
中国“藏画之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唐卡区块链项目,谋求借力新技术实现古老藏画艺术“对话”世界。
良渚古城遗址:“中华第一城”走过申遗成功一周年
良渚古城,曾被多位中国考古学泰斗誉为“中华第一城”,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实证。
云纹铜禁:“美酒虽好 切勿贪杯”
时至今日,我国共出土禁类器物不足十件。
历时24年,国内首部儒学全集将于明年完整出版
川大出版社《儒藏》是汇聚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大型丛书,是对2500年间儒家各宗派、各类成果的最大集结,收录自先秦至清末学术文献5000余种。《儒藏》全集共计650册,总字数接近5亿字。目前,《儒藏》已出版453册,计划在明年完成剩余册数的出版工作。
高原追梦人守护非遗“活化石”
“纳顿”由“会手舞”“面具舞”等内容组成,舞艺保存着早期北方游牧民族萨满文化的遗风,真实地保留了土族过去的生活形态,原汁原味地再现土族的生活情形。
“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在蓉开幕
红彩描金的扇形盘,青花红彩的净水瓶,五彩描金的图盘……“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3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幕,168件/套中日伊万里瓷器亮相,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东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远山的“鹰语者”
库尔马西的家族世代驯鹰。从小与鹰相处,库尔马西成为名副其实的“鹰语者”。要将凶猛的野鹰训练成听从指挥的猎鹰绝非易事,需要驯鹰人投入大量心血,精心喂养。一代代驯鹰人之间口耳相传,形成了一套涵盖取鹰、熬鹰、驯鹰、放鹰等方面的绝学。
(上合天津峰会)古韵新声:“上合时间”里的津门非遗
(寻味中华|非遗)蒙古族搏克:摔跤之力在腰,决胜之智在心
国宝杭州飞来峰“被路过” 文旅期待深度融合
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落成并正式开班